日前,由安徽合力主持制定的《工業車輛用氫燃料電池系統技術規范》已立項成功。該技術規范順利發布后,將有助于促進協同創新,進一步健全完善工業車輛標準體系,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。
氫能作為清潔、高效、安全、可持續的二次能源,可為化工、冶煉、動力燃料、儲能、建筑等傳統工業提供深度脫碳。發展氫能還可以帶動能源科技創新,對我國高端裝備制造、汽車、鐵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、無人機等產業的創新發展,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。
我國氫能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標準體系在逐步建立與完善的過程中,這對于燃料電池汽車及其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、推廣應用有著重要意義。但在工業車輛領域,“氫能叉車”相關標準幾乎為空白——我國氫燃料電池叉車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,需建立完善氫能產業標準體系。為此,安徽合力積極探索氫能的應用推廣,推動氫能叉車相關標準的制定。
標準的制定不是一蹴而就的,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,需要大量實驗驗證和應用積累。2021年11月16日,廣東南海首個氫能叉車項目落戶蒙娜麗莎集團,6臺“新物種”——3噸合力氫燃料電池叉車交付使用,并順利取得非道路車輛牌照。目前,這6臺氫能叉車已穩定運行6個多月,為氫燃料叉車相關標準的制定與完善提供了各項數據。
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不是一個可選項,而是必選項。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是叉車實現零碳排放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。作為中國工業車輛行業龍頭企業,合力將“氫能叉車”納入新能源戰略板塊,是國內最早開展氫能應用研究的企業之一,可批量交付的氫燃料電池叉車的噸位級已覆蓋2-10噸。合力充分發揮其在鋰電池叉車方面的成熟經驗和試制試驗能力,搭建了完善的氫燃料電池叉車試驗平臺,已掌握叉車氫燃料電池的核心控制策略。
此次《工業車輛用氫燃料電池系統技術規范》立項成功,充分證明了安徽合力在氫燃料電池實際應用方面的綜合實力,體現了在推動行業“低碳化”發展中的“合力”擔當。